首页

uhom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9 12:09:30 作者:甘肃聚焦“银发餐桌”托起老年幸福滋味 浏览量:20157

  中新网兰州5月28日电 (记者 丁思)截至2024年底,甘肃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93.07万人,占20.0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35.05万人,占13.63%;空巢、独居、高龄老年人比例逐年攀升,“吃饭难、做饭难”成为困扰老年人的现实问题。

  上述现象得到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的关注。5月27日至28日,甘肃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审议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甘肃省老年助餐服务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据介绍,按照甘肃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4月中下旬,该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社会建设领域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调研组,先后赴甘肃兰州、白银、武威、庆阳4个市8个县(区),深入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餐饮商户、村级互助幸福院等场所,对全省老年助餐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多个部门、单位的情况汇报,征求意见建议。

2023年11月16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建兰路街道吴家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内,老年人排队就餐。(资料图)李亚龙 摄

  报告显示,目前,甘肃各地因地制宜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各地助餐服务正向城乡社区延伸,覆盖率逐步提升。政府加大投入增强供给,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统筹盘活闲置资源,利用现有设施场地,科学规划布局,完善老年食堂、助餐点、餐桌等设施配置。

  截至今年1月,甘肃共建设老年助餐点1074个(其中575个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占53.5%),通过整合升级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改造建成了32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60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优化功能布局,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全省月均服务老年人113万人次,老年人就餐便利度、满意度不断提升。

  调研中发现,甘肃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进展总体顺利,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报告显示,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甘肃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20%,失能、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数量激增,就餐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持续运营面临挑战,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目前全省46.5%老年助餐点仍然采用“政府兜底+社区代管”传统模式,企业参与面临税费减免政策落地难、补贴标准低、盈利周期长等难题,致使市场主体参与意愿薄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需求和困难,以普惠性、多样性发展为路径,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持续完善服务网络,不断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和水平。

  聚焦“一餐热饭”,托起老年人的“舌尖幸福”。对此,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强化政策执行构建长效机制,要充分认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机制;坚持精准施策增强供给能力;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持续运营;严格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引导促进良性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年人、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的良好环境。(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陈丽娜:社交媒体为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新方案

2023年3月至8月,于某在四川、重庆、青海三省21家酒店办理入住时,为享受惠军折扣,采取穿着部队作训服、肩背迷彩背包、出示抬头为某军区发票等方式,让酒店工作人员相信其为现役军人,要求酒店按照军人优惠价结算房费,至案发时,于某先后十余次骗取酒店住宿费用减免金额共计1000余元。同时,于某为便于结交女性,多次冒充军人身份与别人建立联系。

义乌海关创新“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 “集拼仓”出口货值已超千万美元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黄灯曾用5年时间,跟随她的二本学生,前往全国各地展开家访。她认为,教育需要让“人”的概念和声音得以强化和彰显,父母和老师要尽力寻求帮助普通孩子安身立命的途径。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这个青铜器博物院,有着最早的“中国”印记

展览共展出108件作品,其中省外作品54件。这些作品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漆画等多种绘画门类。相关作品充分展示了当代美术家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大胆探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美术的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记者 郑子颜)

帆船与汉江相映成趣 内陆民众感受“扬帆”魅力

南京云锦博物馆中机杼声不断,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桑蚕线经工匠巧手,在锦缎上来回穿梭。馆方品牌主管、台湾青年何冠奕将缕缕丝线放在手心,让访客们仔细查看。“它非常之细,色彩艳丽,精美绝伦。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手中的这根丝线,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接续传承。”

进博面对面丨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两国农业合作是“双赢”

记者在智慧养殖大数据中心看到,注塑车间、饲料车间、清洗车间、养殖车间、采茧车间等所有生产环节都做到了可视化、智能控制。“我们建立了一套适合家蚕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气流、洁净环境控制及防病防控体系,研发出喂料生产线、蚕具清洗消毒生产线、采茧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精准化配料、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控制和可追溯化质量管理。”中茧新科首席科学家崔为正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